悦耳的噪音
用认知科学家的话说,7位数字基本上已经超越了大脑短期记忆的极限。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记忆空间模板,用来存储人们需要短时记忆的信息。这一空间极其有限,因此我们的大脑只能同时处理三四个事项。(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的大脑存储长期记忆的空间却非常大。)……只有通过短期记忆处理这些活动,它们才能进入长期记忆区域。……我们需要把专业知识分解,使之可以通过短时记忆的狭长通道,并存储在长期记忆的大脑空间里。……这种观点还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从事学习活动的时候不能多任务并行。听音乐、开车、写计算机程序都会拖累短时记忆,从而造成我们的理解能力下降,甚至在演示文稿的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都会干扰我们的学习活动,有一项研究指出,收看在线课程时,不播放背景音乐的人比播放背景音乐的人掌握的内容要高出150%……
——摘录《有效学习》乌尔里希·伯泽尔著
一提到噪音,总是想到工厂机器的轰鸣声,装修队切割声,飞驰汽车的咆哮声,窗外蝉的长鸣声……很难会把像音乐这种悦耳且高雅的声音归为噪音。
大脑通过感官器官从外界获取信息,大部分的信息对大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会被大脑忽略,人们甚至不知道曾经接收过此信息。
这些信息为什么会被忽略呢?
不感兴趣:比如楼下有间干洗店,没有需求的人即使天天从它门前路过,也有可能不会发现它的存在。留意一下自己经常走的路上,肯定会有意外收获。
习以为常:太过于常见,大脑就开始偷懒。像是森林里面的树,和其他的树没什么两样,实在难以让大脑对它提起兴趣。相反,生长在悬崖峭壁不向生命屈服的那一棵会让大脑记忆犹新。
无法理解:有一个夸张的说法是,当欧洲人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他们对这个新世界也心存畏惧,因此他们就把船只停在海边不远得地方,派人缓慢地从海边向内地探索。此时原始居民的一名祭祀察觉到海边有动静,接着他就连续几天到海边观察,由于原始居民并没有见过船,也无法理解这个东西。所以祭祀只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人而一直都没有看到漂在海上的船。无法理解就选择视而不见。
大约50年前,一位叫做肯奇的俾格米矮人第一次走出了非洲茂密的热带雨林,在一位人类学家的陪伴下,踏上了开阔的平原。远处出现了一群野牛,看起来就像苍茫天空映衬下的一些小黑点。肯奇好奇地观察着它们,最后,他求助于人类学家,问他它们是哪种昆虫。“当我告诉肯奇那些昆虫其实是野牛时,他大笑不止,要我不要撒如此愚蠢的谎。”人类学家既不愚蠢也没有撒谎。然而,肯奇一生都生活在茂密的雨林当中,在那里没有开阔的视野,所以他没有能力理解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实,也就是说,远处的事情看起来是不同的。你和我都不会把有蹄哺乳动物误认为是昆虫,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很远的地方看东西。我们也早就知道了,在我们的视网膜上,远处东西的影像要比它们在近处的时候小。那么,我们的大脑怎么知道视网膜上的这个小影像到底是近处的小东西还是远处的大东西的影像呢?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摘录《哈佛幸福课》丹尼尔·吉尔伯特著
过滤掉大部分的信息之后,剩下的就是感兴趣的、突发的、可以理解的信息。大脑就会主动的对这样的信息进行加工以便采取行动。比如看到毒蛇,或者听到急促的刹车声。此时大脑会立刻采取行动,而不会等待理性的思考刚才收到的信息有没有可能是虚假的,下次还要不要继续解读这类信息。所以大脑是不以人们控制的方式主动的进行信息处理。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例证就是冷战时期美国审查疑似苏联的间谍时所使用的方法。美国人首先判断疑似人员是否会俄语,方法是使用俄语写出颜色的单词,单词意思表达的颜色和书写的颜色不同(蓝色的笔写出红这个字),然后让疑似人员快速回答当前所指单词的书写颜色。对于不会俄语的人来说,说出单词的书写颜色是非常轻松的事,但是对于会俄语的人回答就非常的困难与纠结,因为大脑主动地解读了单词的意思。
再来看看生活中那些常见的噪音。比如机器的轰鸣声,这一类声音特点是音量超大,但是波动不大,而且比较连续。这类声音对集中精力思考的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大,它们没有意义,人类无法理解,大脑也不会主动解读,而且大脑很快就能找到声音的规律,并对它习以为常。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可以进行学习和思考的。据报道说有个小伙子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练习疯狂英语还取得的不错的成绩。
那些很难和噪音挂钩的声音,比如电视节目声音、音乐、朗读声,它们往往是比较清晰的,关键是大脑还能够理解。于是大脑便会主动的解读这样的信息,这对需要集中精力的思考来说可不太妙,越是清晰,越是抑扬顿挫的声音影响也越大。但音乐也有特例,比如轻音乐,它们一般没有词,音量较低,波动幅度小不会忽高忽低。再比如外星语言歌曲,反正听不懂。它们对大脑的诱惑会低一些。所以如果需要思考,绝对的安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最少也需要避开那些大脑可以解读的声音。
按照这种角度去看,那些“天籁之音”还真的成为了悦耳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