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据
收藏(次)

瓦拉赫效应

加关注

“瓦拉赫效应”是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的名字命名的。据说在瓦拉赫的中学时期,父母为他先后选择了文学和油画,但瓦拉赫都表现很差,老师对他的评价是:“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只有化学老师觉得他做事一丝不苟,这是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结果瓦拉赫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后来人们便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瓦拉赫效应”。也就是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之前在一家生产电子乐器的公司上班,公司为了让员工对音乐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就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乐器培训,并要通过公司的考试(没有那么正式,只是弹奏一首平时练习的曲子,通过考试还有红包)。我选择了吉他。对于一个平时都不怎么听音乐的人学习弹吉他,真是一种煎熬。我看别人都是中午休息或者下班的时候练习一会,而我需要晚上练,周末练,每练两分钟就有把吉他砸烂的冲动。考试时有人选择比较复杂的曲子,而我选择课堂上老师讲解和练习的曲子(其时我更想选择一闪一闪亮晶晶,老师说太简单了,评委们会不同意的)才勉强通过。之后朋友说:“好久没听到你弹吉他了”,我都会开玩笑地回答:“我TM弹过吉他吗?”。所以选择一个自己不擅长的事,会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做的还没有别人好,同时也会产生排斥心理。相反的,做自己擅长的事,就像拥有主角光环,用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成就,心理上的优势能够让你敢于挑战更加困难的事。

有时缺点也能成为优势,管理学有这样的案例,一家公司让说话喜欢打官腔的人去搞公关,让能说会道喜欢拉关系的做销售,让做事死板且吹毛求疵的做质检。当然这非常考验公司领导者的识人能力和管理魄力。

瓦拉赫也是在经历了文学和油画之后才得到化学老师的点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遇见伯乐实属人生之幸。如果遇不到就去主动寻找,现在有专业的机构做这样的事,让他们帮忙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以及适合自己的事。再或者自己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尝试,如果产生抵触、厌恶情绪就果断放弃,重新换一条路。就像玩游戏,那么多的英雄,没有哪个英雄是所有人都喜欢使用的,也没有哪个英雄是所有人排斥的。除非英雄设计上出现失误,不去试一遍你也不知道你适合哪位英雄。网上有这样的图片,两个人在挖钻石,一个人在距离钻石1米的地方放弃了,另一个人则如愿以偿挖到了钻石,用于说明坚持的重要性,这是值得怀疑的,拥有上帝视角看什么问题都很清晰,但实际上1米外的地方可能是钻石也可能无尽的绝望。

与本效应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木桶定律:大概意思是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应该找到短板并进行补强。想象一下,如果瓦拉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再去补齐文学和油画方面的短板会是什么样?不同的理论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场景需要不一样的理论。



>>>目录<<< 



 

分享
收藏
点赞人
举报
文章标签
评论列表

推荐

暂无推荐